是南美背包客的入門國,觀光業興盛,
也一直是夢想中必去的國家之ㄧ,
天空之城~馬丘比丘
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~的的喀喀湖
神秘的納斯卡線
神秘而遙遠的印加文化讓我對這國家充滿想像
這夢想在心中就這麼一直地擱著…..
終於”鼓起勇氣” “硬著頭皮”請了兩個禮拜一圓長久以來的夢想。

"祕魯"在印地安語中是"玉米之倉"的意思,但有51%的人生活在貧窮之中,貧富差距大。
秘魯在南緯0度~18度間,緯度跟菲律賓、柬埔寨差不多(只是南北相反),
理論上應該都是屬於炎熱的天氣型態,但秘魯與其他赤道國家不同,
因安地斯山脈將祕魯分為三個地理區:
山脈以西的沿海挾長平原,多為沙漠,屬熱帶沙漠/草原氣候,氣候乾旱、降雨少(當地人說:Nazca今年較大的降雨也才3次),海岸線長2254公里
安地斯山區(高原區),為亞馬遜河發源地,夏季為雨季,白天陽光強烈,夜晚寒冷
山脈以東為亞馬遜林區,屬熱帶雨林氣候,溫暖多雨
我們行程的前三天是在高溫的平原及沙漠,之後全在寒冷的高原區,但相同的是早晚溫差大,
為了應付這樣的氣候型態,又必須儘可能減低行李重量,
我們帶了2件快乾保暖衣、幾件薄長袖、1件毛衣、兩件式外套、防風帽(需能蓋住耳朵的),
這樣大概就差不多了,只是在高原的夜晚還是覺得不太夠,可能是因為穿慣羽絨外套的關係吧,
不過在這樣溫差大的國家帶羽絨外套是個累贅,還是可拆的兩件式比較合適。
時區:-5,比台灣慢13個小時
簽證:免簽證
官方語言:西班牙語
電壓:220V,台灣插頭與祕魯相同,不需帶轉接插頭
貨幣:索爾sol,1 sol (縮寫 S/. 1)約為NT$ 10,在台灣無法直接兌換,需先換美金再到當地兌換,當地匯率變動大且快,在各大城市我們所換的匯率從2.9~2.98都有(亦即USD 1可換S/. 2.9),
在機場的匯率最差2.885,在Nazca的Hotel換更差2.6 (坑人),
Arequipa匯率最好2.98,離武器廣場一個街角的距離有看到2.99的,只可惜我們已經換了,
這三個城市的匯率最好的是Arequipa,Lima次之,Cusco最差,Puno沒換 不清楚,
所以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在Arequipa換足所需的索爾,
***換索爾要注意若有破損要求他們換一張給你,
雖然當地兌換業者說破損索爾仍可使用,但我們有碰到一兩家是不收的。
***當地人不收破損的美金,不管是商店或是兌換業者皆然,
我們在Cusco因此差點跟繳機場稅的小姐翻臉,後來趁在LA轉機時用掉。
***當地可直接以美金付費,但他們會以當時的匯率or更差的匯率換算,
所以在秘魯最好還是找個匯率好的地方換成索爾,以索爾消費較划算。
信用卡:在祕魯可使用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地方不多,還是帶現金和提款卡比較實際,
大部分的商店、Hostel不收信用卡,有的就算可使用也會要求加7%手續費19%消費稅,
比較大的Hotel則可使用信用卡,我們在祕魯使用信用卡地方有Hotel、Cruz del sur夜車、
到Machu Picchu火車票、Cusco→Lima機票。
盥洗用品:祕魯不管是平價或較貴的旅館,大都只提供小肥皂和浴巾,其他皆須自備。
廁所:巴士站有付費廁所,s/. 0.5或s/. 1。
防曬/乳液:祕魯日照強烈且乾燥,身體乳液/護唇膏一定要帶,防曬也要選擇滋潤度較高&防曬係數高的。
防蚊液:若要前往亞馬遜流域或Machu Picchu,建議攜帶防蚊液,不然會被狠毒的蚊蟲叮咬。
藥妝店:一般城市藥妝店密度高,買藥品/乳液/衛生棉都很方便。
網咖:觀光地區網咖蠻普遍的,ㄧ小時s/.1,機場也有,但價格就高的讓人走不進去。
高山症:cOCAL CAYON、cUSCO、pUNO屬高海拔地區,日夜溫差大且空氣稀薄,需注意高山症,
行程安排上最好從低海拔往高海拔移動,以免引發高山症而得不償失。
殺價:住宿、搭計程車、在路邊買東西都要殺價,免得被貴到了。

[行程規劃]
(因台灣的玻利維亞辦事處不受理簽證事宜,需向秘魯駐北京/東京/秘魯/..etc領事館or我駐玻代表處辦理,不過現玻外交部也不受理我駐玻代表處送件了,此更能體會我國在南美洲艱困的外交處境)
但我們時間不夠,雖然有13天,但光是在南半部幾個城市就差不多了,
連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的伊基多斯(Iquitos)都忍痛放棄,更不用說隔壁的玻利維亞了。
這次的主菜是Machu Picchu,
但為了逐步適應海拔高度,所以採逆時針走法,把Machu Picchu (Cusco)放在最後一站,
第一站到Pisco的鳥島看成群的海鳥及海狗,
接著到納斯卡線看神秘至今無解的大地畫,
接下來搭夜車到秘魯第二大城阿雷基帕(Arequipa)看看白色之城,
參加Colca Canyon兩天一夜tour,還可看到安地斯禿鷹(condor),
而後前往普諾(Puno)到全世界可行船的湖泊中海拔最高的~的的喀喀湖(Titicaca Lake)看浮島(蘆葦島),
往Cusco則搭乘觀光巴士Inca Express飽覽沿途風光及景點,
Cusco當然重點就是放在Machu Picchu,當然還有Cusco市區遺留的印加基石、西班牙建築及近郊遺跡、聖谷Sacred Valley,
最後搭國內班機回到利馬,到利馬市區看西班牙建築,若有時間再到新市區Miraflores的Larcomar shopping mall遠眺太平洋。
下面是實際的行程,大行程跟出發前規劃差不多,只是將Arequipa及Puno各壓縮了半天,
我們只訂了 台灣-洛杉磯-利馬 的來回機票,其他(含住宿)都是到當地再找的,
但後來覺得有幾個應該要先訂比較好,
1)Cusco的住宿,比較中意的兩家已經客滿了,雖然在當地有找到幾家也不錯的,
但也是客滿居多,所以建議在台灣做好功課先訂,除了有接送可省錢外,也確保住到自己喜歡的。
2)Cusco→Machu Picchu來回火車票,回程通常會沒位子(因為還有Inca trail的旅者),
雖然可以坐到Ollantaytambo再搭Bus or當地人攬客的小巴or Taxi,
但入夜後的山路路燈極少,當地人又開的飛快,還是坐火車安全些,且不需因不確定因素而緊張。
3)Cusco→Lima的國內線機票,出發前看LAN PERU的網頁約USD 125,聽說到當地買會更便宜,
但我們在Cusco問了好幾家旅行社,價錢都遠高過這個(TACA &其他航空公司有比較便宜),
最後我們是到LAN Office去買的。是不是早一點買才會比較便宜啊?
這趟行程總共16天,扣除前後3天飛機來回,實際在秘魯13天